十年前,恐怕没人会相信德国普茨迈斯特和施维英,这两大昔日全球混凝土泵市场的霸主都将被纳入中国机械制造企业的囊中。而今年这已成为现实。
距4月17日三一重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对普茨迈斯特3.6亿欧元的收购交易仅两天,4月19日,德国机械制造商施维英(Schwing)宣布,徐工集团已同意收购施维英多数股权的交易。(编注:中国企业对德国公司的收购,不仅限于建筑机械领域。3月时,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Kiekert称,同意由河北凌云工业集团收购。此外,赛维投资了德国太阳能集团Sunways。)
一览目前世界前十大机械企业中,中国已悄然占据三席,它们分别是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和徐工科技。而从市场占有率上看,中国也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根据路透社最新的统计,美国企业占据了29.5%的市场份额,日本占据23.5%,中国为15.0%,瑞典11.5%,德国是7.3%。
仅仅几年前,中国的机械制造商在国外还是默默无闻。行业数据提供商KHLGroup的数据显示,2003年,以营收计全球50大工程机械厂商中,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仅占1.6%,到201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15%。
壮大后的中国企业能够在德国兼并频频,从时机上看得益于金融危机的爆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大型工程机械生产商高层纷纷表示,欧债危机等导致当地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目前是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比较好的时机。
普茨迈斯特便是这样的例子。2008年,普茨迈斯特披露,2007年公司取得了创历史纪录的10亿欧元销售收入,息税前利润达1.3亿欧元。金融危机爆发后,普茨迈斯特在2009年出现1.4亿欧元的亏损,损失了一半的营业收入,最终不得不在去年底开始寻找买家。
三一重工副总裁何真临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收购普茨迈斯特除了获取德国品牌及其销售渠道外,还可以将德国制造的优良“基因”注入到企业中来,“我们相当于请来了一位老师。”
何真临称,德国有着历史悠久的制造业传统,这种底蕴是长期积累形成的。而制造业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核心是人,这不是简单地拿到图纸,按部就班。
路透社分析,中国投资者在收购外国企业方面越发精明,不再仅仅为获得原材料或专利,而为获取业务成长的源泉——技术优势。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机械企业加速海外并购,其背后也有对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增速放缓的担忧。
标普在近期发布的《中国建筑机械企业为实现全球增长奠定基础》报告中称,国内建筑机械市场的需求增速放缓及行业竞争加剧,可能会激发中国建筑机械企业的海外扩张计划。
标普预计,2012年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将进行更大规模也更大胆的海外并购,同时也会有更多企业在海外建立首个据点,例如研发中心。
标准普尔也警示,随着海外扩张步伐的加快,受潜在执行风险影响,一些企业在最初12-18个月中的盈利能力可能会显得相对不太稳定。
如果公司主要通过举债收购,杠杆率就可能大幅上升。此外,那些进行大手笔并购的企业还可能面临高度的执行风险,特别是在对欧元区有巨大风险敞口或举债收购的情况下。
尽管面临种种挑战,但增长前景依然诱人。标普估计,未来三四年,大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大多可以达到30%。2011年上半年,这一收入比例仅为10%。
德蒙空压机配件网由德蒙(上海)压缩机械有限公司编辑主办,总部位于上海,德蒙空压机配件网拥有全国空压机配件领域最具完整的电子数据资料库,众多品牌的空压机配件产品,是中国消费者选购空压机配件产品的重要途径。
上一条新闻: 希望森兰第6次蝉联“国内变频器第一品牌”
下一条新闻: 红五环党组织2011年度“两优一先评选”成绩显著